1、農村土地糾紛的現狀
(1)征地補償糾紛
農戶土地被征收過程中因補償標準、被征用土地的實有面積、土地上種植物的價值評估、補償費用的發放標準不一致,或兌現補償不及時等引發的爭議。從已發生糾紛的情況來看,此類糾紛是當前土地糾紛中涉及農戶多、政策性強、調解難度大的糾紛。
(2)土地承包糾紛
主要是關于集體所有的耕地承包問題,在承包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糾紛,對集體成員以外的人發包和關于承包的條件因人而異等問題也可能發生糾紛。
(3)土地邊界糾紛
當事雙方因為所使用土地的邊界發生的爭議,多發生在直接相鄰的兩方或者多方土地之間,也可能是發生在不直接相鄰的雙方或者多方之間,或者由于邊界模糊,使得雙方難以分辨引發爭議。此類糾紛最多最普遍,多發生在收種季節。除了一些多年無法確權的糾紛,一般處置難度不大。
(4)宅基地糾紛
因農村宅基地管理比較混亂,違規建房、私搭亂建情況比較突出,容易引發矛盾,再有相鄰宅基地之間的邊界問題也是宅基地糾紛的發生的重要原因。
(5)家庭土地糾紛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家庭因死亡、搬遷、子女升學、嫁娶、生子等人口變動原因出現變化,或是由來已久的農村“分家”習慣,導致分地不公等情況,致使當前不少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產生糾紛。
2、農村土地糾紛多發的原因
(1)基層干部法律觀念淡薄
一些村委會等基層干部法律意識差,對土地的管理沒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操作,有的擅自作主買賣集體所有的土地;有的未經多數農民同意就擅自組織土地流轉,損害農民利益;有的在村民申請宅基地時,以口頭的方式就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許可給一些人使用,致使一些人本該合法擁有一份宅基地,卻沒有辦理合法的使用手續,一直處于非法占用土地狀態。
(2)農民契約意識不強
《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钡珜嵺`中,流轉行為存在嚴重的不規范現象。未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或合同簽訂不規范導致糾紛的產生。隨著國家各類惠農政策的實施,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回到農村,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但由于當初流轉時雙方約定不明,土地承包經營戶在土地上作了大量投入,不愿讓出承包土地而形成糾紛。
(3)立法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我國法律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面的規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第五節第三十二條至第四十三條,共十二項條文。內容比較原則化,缺乏可操作性。對于各種流轉方式應當履行的程序性要求,缺乏具體詳細的規定。
(4)土地征用透明度不高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農村的土地日漸減少,農民人均占有耕地量逐漸減少,對于多年來一直靠耕種土地的農民來說,土地就是生活保障,是取得收入的重要來源,對土地十分珍惜。但在征用土地時,有關部門沒有向農民宣傳好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將各項補償標準及時、全面地向被征用土地的農民公開,甚至沒有將土地的各項補償及時、足額的發放到農民的手中。從而引起占地糾紛、補償糾紛,增加了農村的不安定因素。
3、農村土地糾紛處置對策
(1)處理土地糾紛過程中,要及時冷靜
在農村發生的土地糾紛,大部分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接到關于土地糾紛的報警后,我們應盡快趕往現場處置。到達糾紛現場后,民警盡量讓土地糾紛雙方當事人保持克制,防止事態擴大,同時認真聽取當事人發表意見,并注意用詞用語,勿將矛盾引到自己身上。在詳細了解糾紛的內在原因和當事人糾紛以外的原因后,可以積極調動村干部、當地有威望的人或與矛盾雙方關系好的人等各種因素,以合情合理、大致均衡、顧及雙方面子為目標才解決糾紛,平息矛盾。遇到可能發生惡性、群體性的土地糾紛事件,要第一時間上報主管領導請求支援。
(2)處理土地糾紛過程中,要部門聯動
遇到派出所一個部門難以解決的土地糾紛時,就需要我們在穩控局面的前提下,及時向鄉鎮黨委、政府匯報,在其統一領導下,組織綜治辦、派出所、土管所、司法所、村委會等相關人員,各部門互相配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村規民約進行聯合調解,使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化解土地糾紛。
(3)處理土地糾紛過程中,要慎用處罰
在農村地區發生土地矛盾糾紛雙方多數是親戚或是鄰居,如果只是簡單依照相關法律條文,對雙方做出處罰,并不利于將雙方的根本矛盾解決,因此在處理因土地矛盾糾紛導致的治安案件,應結合實際情況,建議雙方在公安機關和村委會的主持下以調解來做出處理,將會對整個事件和村民和諧相處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不能達成調解協議或不愿調解的,依法采用處罰措施,并告知當事人依法解決土地糾紛。
(4)處理土地糾紛過程中,要超前預防
根據現有警情分析,現在處理的矛盾往往是前期矛盾的后遺癥。有的是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造成的;有的是歷史遺留問題未徹底解決而導致矛盾后移;有的甚至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對于現在面對這些土地矛盾糾紛,在處理時需要有不給后人留下后遺癥的責任意識。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強化流轉手續辦理的主體規范、程序規范,實體規范,強化土地使用的日常監管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土地糾紛的高發的現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