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張女士和丈夫一見鐘情,2個月后便閃婚。張女士是一家影樓的法定代表人兼攝影師,丈夫也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各自收入都比較高。建立戀愛關系時,為了對帥氣的男友表示誠意,有錢任性的張女士主動提出約會AA制,男友起初不理解,后來習慣了覺得這樣也挺好,即便兩人買電影票也是一方買票后,另一方微信支付給對方。戀愛兩個月后,張女士又主動提出和男友閃婚,兩人婚后仍然保持著戀愛時的AA制,張女士負責交水電費、物業費等生活上的各種費用,丈夫每月支付她1800元。兩人賺的錢也都歸各自保管。
今年年初,張女士為擴大影樓規模,自掏80萬買了套70多平米的小房子裝修后當作工作室,房子也登記在她的名下。近日,張女士和丈夫因要不要孩子一事發生爭執,她擔心兩人真要鬧離婚,丈夫會不會分割她的房子。
分析
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該房產是婚后所買,原則上是夫妻共同財產,不因登記在誰的名下,而改變該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屬性,除非雙方書面約定該房產歸個人所有,否則,即使AA制也改變不了房產的屬性。
共同買房需要特別留意的有四個方面。如簽約、房貸申請以及交易過戶等環節,都需要夫妻雙方到場。此外,夫妻共同買房在證件準備工作等方面,以及申請房貸等事宜,也需要提前研究。
1、簽約雙方親自到場
在買房過程中,涉及到諸多簽約過程,如簽訂買賣合同、申請房貸以及交易過戶等,這需要夫妻雙方同時到場。除了簽訂房產買賣合同之外,申請房貸、辦理過戶手續時,也需要雙方親自到場。專家解釋說,在申請房貸時,有些時候會以夫妻名義共同申請,因此銀行方面需同時考察兩人的資質,辦理相關手續時也必須同時簽字。
另外,辦理過戶手續時,原則上要求同時到場,因為根據《物權法》規定,夫妻共同購置的房產,到底是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需要在買賣合同中體現出來,進而在房產證上載明,因此需要雙方到場簽字確認。但如果無法到場,也必須辦理公證收取委托手續,并將相關事宜交代清楚。
2、證件準備是關鍵
夫妻共同買房,需要提供的證件比較多,而且一件都不能少。在夫妻共同申請房貸時,需要提供夫妻兩人的收入證明,如果兩人為非本地居民,還需提供雙方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否則按照非本地居民貸款政策對待。當然,在辦理按揭貸款時,如果其中一人收入較高,通過資質審批不成問題,另外一方的收入證明則無需提供。
3、主貸、次貸有講究
由于信貸政策有變化,因此在確定主貸人和次貸人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不能簡單地只看收入的高低程度。夫妻共同還款時,在確定主貸款人、次貸款人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一般情況下,在銀行住房貸款合同中,只把一方作為“貸款人”(常說的主貸款人)而無論房產證上是否寫了雙方的名字,另一方都可作為“共同貸款人”。在確定主貸款人時,應當選擇夫妻間收入較高較穩定者,同時注意年齡的限制,否則會影響到貸款期限。
此外,專家提醒還需注意信貸政策的變化。對于非本地居民來說,如果無法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則會被區別對待,如房貸首付比例提高,利率水平上浮,這無疑會增加購房成本。因此在確定主貸款人時,要考慮到這個因素。
4、所占份額提前定
夫妻共同買房,財產所占份額各是多少,需提前確定,以免日后產生糾紛。依據《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因此在共同購房過程中,即使房產證上沒有出現另一方的名字,也不影響其對房屋享有所有權。
但目前有少數新潮夫妻,財產實行AA制,在共同買房時需要考慮財產份額問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所有者可以選擇共有形式,如果是選擇共同共有,則雙方享有的權益相同;如果按份共有,則需要提前分割,并在房產證上載明。
5、準夫妻買房重登記
在此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目前有不少準夫妻共同買房的現象存在。為了減少糾紛,專家建議應該在房產證登記內容方面下點功夫。
這里所說的準夫妻,是指即將結婚、但尚未領取結婚證的那部分人。夫妻婚姻存續期間,是從領取結婚證之日起算,因此在未領取結婚證的前提下共同買房,并不能當做共同財產。在這種情況下共同買房,如果是雙方共同出資,比例各半,則需在房產證上同時登記兩人的姓名。如果雙方出資比例不等,雖在房產證上也會登記兩人姓名,但必須說明各自所占比例大小。還有一種情況也需提前考慮,即只有一方出資的情況下,是否在房產證上也登記上另外一方的姓名;如果登記上,不出資一方所占份額是多少,也需要確定下來,并在房產證上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到子女
2020-12-09房子拆遷一個孩子不回來簽字怎么辦
2021-01-23拆遷安置房屬于什么房,經適房和拆遷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