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法律糾紛怎樣進行申請法律援助
可以拿著村委會出具的貧困證明到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備以下條件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二)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經濟困難標準參照法律援助實施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法律援助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根據有關公益福利組織或公益事宜舉辦者的申請,決定并提供法律援助。
一、哪些情形下法律援助會被終止?
1、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2、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3、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4、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二、申請法律援助需提交哪些材料?
1、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經濟困難的證明。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國家設立法律援助制度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群眾也請得起律師或其他法律服務代理人、打得起官司,因此,一般情況下,公民申請獲得法律援助必須提供能夠證明自身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材料。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不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3、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主要是一些能夠證明案情的材料。目前階段,法律援助還不能覆蓋困難群眾的全部法律需求,能夠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主要是一些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所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范圍,法律援助機構將根據所提供的材料作出判斷。
法律援助機構如果認為所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可以要求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如果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申請將被視為撤銷。
三、申請法律援助需具備什么條件?
l、有常住戶口或者暫住證;
2、司法機關或勞動仲裁機構己立案或具備立案條件的當事人;
3、有事實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
4、因經濟困難(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125元或以下,農村村民家庭人均月收入50元或以下),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經濟困難一般有5種類型:①城鄉貧困家庭成員;②政府供養人員(福利機構工作人員除外);③五保人員;④低保人員;⑤自然災害或不可抗力造成經濟困難。對有重大影響的群體性案件,可以不受經濟標準限制。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解決途徑主要有:
(1)協商解決。協商是指當事人在發生土地承包糾紛后,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的約定,直接進行磋商,自行解決爭議。這是解決承包糾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2)調解解決。調解,是指當事人雙方發生糾紛后,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過講理勸說,分清是非,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依據法律規定,雙方自愿達成協議,這也是解決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的重要方式。
(3)仲裁解決。仲裁是我國在特定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體制的前提下,為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準司法”方式,不同于仲裁法規定的一般經濟糾紛仲裁。
(4)訴訟解決。訴訟是解決土地承包糾紛的終極途徑,任何一方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的判決結果是具有強制力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農村土地法律糾紛應該怎樣進行申請法律援助。農村土地糾紛所造成的后果很多時候是要通過相關的法律規定對其進行相關的處理,另外土地糾紛的現象很大的原因來源于當事人。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