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固有利益的條件
(一)固有利益又稱維持利益,是指違反保護義務,侵害相對人身體健康或所有權,受害人于健康或所有權所受的一切損害。如前所述,先合同義務不應含保護義務的內容。行為人違反保護義務,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的損害,應當通過侵權法加以解決。
(二)履行利益是指法律行為(尤其是合同)有效成立,但因債務不履行而發生的損失,又稱為積極利益或積極的合同利益。履行利益賠償的結果,是使當事人達到合同完全履行的狀態,損害履行利益只能通過合同責任加以解決。如果將損害固有利益和履行利益也通過締約過失責任加以解決,則將混淆其與侵權責任和合同責任的界線,不利于建立和諧的責任體系。
二、信賴利益的范圍
(一)信賴利益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所謂間接損失,是指如果締約一方能夠獲得各種機會,而在另一方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成立的情況下,使這些機會喪失。
(二)賠償間接損失的理由為:建立締約過失責任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如果確因一方違反先合同義務造成他方喪失訂約機會而受損害,則不予賠償有失公平,也不利于維持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有的認為信賴利益的損失僅限于直接損失。
(三)所謂直接損失,就是指因為信賴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所支出的各種費用,如訂約費用,準備履行費用及支出上述費用所失去的利息等。因為信賴利益必須是一種合理的能夠確定的損失,而機會所形成的利益很難合理確定。如果允許其于締約過失賠償機會損失,則締約過失賠償范圍過大,這是不利于確定責任的,而且機會損失在舉證上存在困難,也會誘發當事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索賠巨額機會損失的費用。
(四)信賴利益的損失應限于直接損失。所謂信賴利益,是指原先信賴被告的約定使自己產生的自我狀態的變更。對此保護意味著將原告恢復到與允諾做出前一樣的處境,即使受害人恢復到締約前的經濟狀態。如果對造成他方喪失訂約機會等而受損害予以賠償,則可能使信賴利益與履行利益或期待利益相通混淆而失去信賴利益的本色。
(五)從另一角度來看,交易必要風險,在締約過程中,締約雙方均應樹立風險意識而盡必要的注意義務。認為只要進入締約階段就能以相對方存在締約過失為由獲得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特別是締約機會等損失的賠償,則加大了締約過失方的注意義務而忽略了另一方的注意義務,可能縱容另一方依據締約過失責任而得到不當利益,不利于交易秩序的正常進行。
以上就是對“侵犯固有利益的條件,信賴利益的范圍”問題的解答,在生活中,我們掌握了這些有關利益的相關知識后,對于我們今后遇到有關利益分歧和糾紛的時候,就可以應用上,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中一方惡意舉債百萬,如何應對
2021-02-21二套房界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