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下會導致房地產轉讓效力待定
除了以下三種情形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訂立的房地產轉讓合同
《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房地產轉讓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表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該行為中,如某限制民事作為能力人與某人訂立一份受贈與房地產轉讓協議,系獲純利益之合同,則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2、無權代理訂立的房地產轉讓合同。
《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無處分權的人訂立的房地產轉讓合同。
《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無效”。
二、房地產轉讓無效的情形
1、因欺詐、脅迫的房地產轉讓行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房地產轉讓行為無效;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房地產轉讓行為無效;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房地產轉讓行為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房地產轉讓行為無效。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房地產轉讓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無論是出現房地產轉讓效力待定還是直接認定為無效,都會損害到自身合法利益。所以在進行房地產轉讓時,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操作,減少出現房地產轉讓效力待定或無效的情況出現。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21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