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原則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這一點在理論上并無爭議,但由于財產處于流轉、消耗過程中,“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客觀上一直處于變動狀態,因此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認定夫妻共同財產時往往牽涉到一個“基準時點”問題難以掌握。
如某一案件中,男方系建筑包工頭,女方通過大量艱苦的工作,充分證明男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從建設方那里取得了200多萬元收入,稱男方完全支配了這些收入,要求分享其中的一半。男方稱,這些收入是實,但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費用及人員工資,實際所得甚少且均用于家庭開支,由于時間太長,無法一一證明。
在該案中,如果允許女方用這樣證明方法,男方則承擔極其沉重的舉證責任,如果男方非常意外地作了工程費用及家庭開支記錄,法庭則成了工程項目和家庭開支的審計者。事實上即使是專業審計機構也難以承擔。如果不接受女方的舉證方法,則又似乎于法無據且不公平。
《婚姻法》第17條的立法本意,在于確定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的問題,即該條列舉的各項來源一般均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之訴中,這一條的實踐意義在于:如果一方能夠證明某項財產的“來源”符合該條的規定,且不存在其他條款規定的例外情形,即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理。而不應理解為一方證明有該條的情形,對方就負有舉證證明該財產的去向,否則在處理具有幾十年婚齡的案件時就會出現荒唐的結局。
法庭需要進行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是婚姻法第39條所講的“夫妻共同財產”,即審判時尚存的財包括已確定在未來可取得的財產。是“結局時”的財產而非“來源時”財產。
審判實務中,為防止由于一方為準備離婚而隱匿財產?包括變現后隱匿?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在一方舉證證明另一方有隱匿行為如提現、變現?的前提下,如對方不能證明其符合《婚姻法》的使用用途,要根據《婚姻法》第17條規定的“夫妻共同共有”第1款及“平等的處理權”第2款的原則,判決有關財產的分配,在具體分割財產時,可將可執行的部分判歸另一方所有。如果隱匿財產的行為發生在訴訟期間,并可適用民訴法有關妨礙民事訴訟的規定予以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