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可以拆看孩子的信件嗎
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經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們的日記、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1:任何人都享有隱私權,父母不能隨意查看子女的隱私;
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規定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根據本法隱私權屬于公民的民事權益,侵犯民事權益的應該承擔侵權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本條明確規定,任何人和組織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若子女為無行為能力人,父母可以代為開拆查閱其信件,日記等;
二、基本定義
隱私就是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生活領域內的事情不為他人知悉,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禁止他人干涉的純個人私事。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依據布蘭蒂斯和沃倫的定義,隱私權是一種獨處的權力。
哥倫比亞電子百科全書的定義則是“不被政府、媒體或其他機構、個人無正當理由干涉的獨處權。”英國《牛津法律大辭典》認為,隱私權是不受他人干擾的權利,關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將人的私生活非法公開的權利要求。
在中國,民法學家彭萬林先生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不愿公開或讓他人知悉個人秘密的權利。張新寶先生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王利明先生則認為,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綜上所述,拆看信件肯定是不可以的,不管是未成年人還是其他情況等,都不得不經過當事人的同意去查看他人的信件或者日記等等,都是侵犯了個人的隱私權利的,違反了我國的治安管理,可以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對應的行政處罰。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