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保管人返還保管物義務
保管人返還保管物是保管人的一項基本義務。依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六條規定,無論當事人是否約定保管期間,寄存人享有隨時領取保管物的權利,保管人得應寄存人的請求隨時負有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保管人保管貨幣的,應當返還相同種類、數量的貨幣。保管其他可替代物的,應當按照約定返還相同種類、品質、數量的物品。
二、什么是保管人危險通知義務
保管人負有返還保管物的義務,但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履行返還義務發生危險時,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按照本條第二款之規定,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而對保管人提起訴訟或者對保管物申請扣押的,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這是法律規定在此種情形之下保管人的通知義務。通知的目的在于使寄存人及時參加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管人可以請求法院更換寄存人為被告,因為保管人根本不是所有權人,這是第三人與寄存人之間的爭議。如果第三人向法院申請對保管物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例如第三人在訴訟前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扣押保管物。法院在扣押保管物后,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以便寄存人及時向法院交涉,或者提供擔保以解除保全措施。
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除保管物已經被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或者已經被法院強制執行而不能返還的以外,保管人仍應當履行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的義務。“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包括第三人認為該保管物是屬于他所有而被他人非法占有時,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強令不法占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前或者訴訟過程中,為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順利執行,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采取的強制措施。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和第九十三條對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規定了應當具備的條件。財產保全限于給付之訴,目的是防止因當事人一方的不當行為(如出賣、轉移、隱匿、毀損爭議標的物等行為)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財產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或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執行,是指人民法院的執行組織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內容,運用國家的強制力依法采取執行措施,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執行的措施就保管合同的保管物而言,主要是強令交付,即強令將保管物交付所有權人,或者先由法院采取扣押的措施,再轉交給所有權人。例如甲非法占有乙的財物,乙起訴到法院要求甲返還。法院判決甲向乙返還原物。但甲為對抗法院的判決,而將該財物存放在丙處,由丙保管。這時法院即可對由丙保管的財物采取執行措施,強令丙將財物返還給乙。這以后丙當然不再負有向甲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保管人在管理期間應當對所保管的物品負責,等待寄存人隨時領取物品,也應當隨時歸還物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1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債務人提供房產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18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