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不可抗力的認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153條及《合同法》第117條第二款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某一情況是否屬不可抗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加以認定:
(1)不可預見性。法律要求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有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是不可能預見到的。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盡管采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并不能阻止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該事件就不能認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對于意外發生的某一個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過當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這個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間性。對某一個具體合同而言,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在合同簽訂之后、終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間內發生的。如果一項事件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遲延而又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時,則不能構成這個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二、不可抗力的分類
哪些事件屬不可抗力,我國法律沒有作出具體列舉式的規定。理論界將其劃分為三類:
(1)自然災害。盡管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逐步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預見能力(如預測地震、臺風),但是,人類仍無法抗拒它。而且在現實生活中,自然災害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阻礙著合同的履行。
(2)政府行為。合同當事人往往很難預見政府的政策,法律或行政措施的變化,若當事人在合同簽訂之后,政府頒布新的政策、法律或采取新的行政措施,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免除債務人不履行合同的責任。如政府干預、禁令、禁運等等。
(3)社會異常事件。主要是指阻礙合同履行的一些偶發事件,如戰爭、罷工、騷亂等。
各國對不可抗力事件的規定,寬嚴不一。一般地說,將自然災害、戰爭、嚴重的動亂和災害性事故看成不可抗力事件是各國一致的,而對上述事件以外的人為障礙,如政府干預、不頒發許可證、計劃變更、罷工、市場情況的劇烈變動,以及政府禁令、禁運行政行為等歸入不可抗力事件則常引起爭議。這種區別是由于各國法律傳統、習慣和法律意識的不同而導致的。英美法系的各國一般將不可抗力條款稱為“合同落空”條款,英國的法律和判例往往將下列情況作為“合同落空”處理:
(1)標的物滅失;
(2)屬人合同的當事人死亡;
(3)標的物不存在;
(4)違法;
(5)情況發生根本性變化;
(6)政府實行封鎖禁運和拒發進出口許可證。
綜合上面的介紹,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法律上不可抗力的認定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