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信用原則確立的是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參與交易的各方當事人所應嚴格遵守的一種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觀念。它要求行為人本著真誠、真實、恪守信用的原則和精神,以善意的主觀意識和行為方式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稱《合同法》)頒布之前,我們通常所說的“重合同、守信用”就是這一原則的相關內容在合同關系中的體現。
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后果是合同的變更、撤銷和解除。
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內容
《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這就是說,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不僅要全面地、實際地履行已經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的己方義務,對于那些在合同中雖然未作約定,但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應盡的協作義務,當事人也應該自覺地、善意地履行。這些協作義務包括:
1、通知義務
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或發生涉及一方利益的重大事項時,另一方負有告知或通知對方的義務。這種通知義務內容是廣泛的,也是不固定的,因合同類型的不同會有所不同。
2、協助義務
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在履行合同義務時,需要對方提供適當的協助或給予一定的方便條件的,對方應予配合。合同概念的本身就已經決定了合同雙方互為協助義務的產生。這種協助義務同時要求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故意履行其已知對合同對方不利的合同。
3、保密義務
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通過合同關系可能會了解或已經實際了解到對方的技術秘密、商業秘密等,在這種情況下,了解他人技術秘密、商業秘密的一方應負有為對方保密的義務。該等保密義務往往不因合同的終止、解除而終止或解除。
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律后果
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可以產生兩個基本法律后果:
1、合同的變更。通過變更合同的某些條款約定,達到清除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所帶來的不公平結果,主要方式有增減履行標的、變更履行方式和期限等等。
2、合同的撤銷或解除。如果通過變更合同的方式仍不能清除因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所帶來的不公平結果時,那么就可以通過撤銷或解除合同的方式來最終解決。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在經濟活動中,誠實信用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通常而言,適用誠實信用原則需要承擔以上兩個基本法律后果。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