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女的父母都是監護人嗎?
都是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監護人是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具體情況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未成年子女都是需要由監護人來履行監護責任的,一般來說,監護人需要對子女的相關民事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可以按照法律上規定的程序業確定監護人,如果對相關情況不清楚的,可以咨詢了解相關事項。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監護人可以是奶奶爺爺代理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不安抗辯權有何效力
2021-02-26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