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在校期間監護人是誰?
學生在校期間的監護人依然是父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第三十二條 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三、學校是學生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監護人
1、學校并非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即法定代理人)。我國未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其中并不包括學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僅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2、學校也不是學生的委托監護人,學校只對學生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但不屬于監護義務。因此學校在未成人侵權或者被侵權的案件當中只承擔過錯責任,根據其過錯程度的大小來承擔民事責任。分析學校是否有過錯應從學校的職責來看,如果學校在對學生的教育及管理當中的確存在過錯,則學校就應對學生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學生就是屬于未成年人,不管是任何的地方自己的監護人永遠是屬于自己的父母,這個不會因任保情況而進行改變,所以,作為監護人不要因孩子在學校就失去了監護的義務,這要的做法是不對的,自己的責任就要自己履行。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
2020-11-08單方面離婚律師費是多少
2021-01-31處理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28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地方政府文件說了算嗎
2021-03-24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公房承租人如何分配房屋拆遷款
2021-02-08已經財產保全房屋拆遷款怎么辦
2020-11-17雜物房拆遷可以單獨置換嗎
2021-02-18達拉特旗征地多少錢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