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在校期間監護人是誰?
學生在校期間的監護人依然是父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第三十二條 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三、學校是學生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監護人
1、學校并非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即法定代理人)。我國未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其中并不包括學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僅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2、學校也不是學生的委托監護人,學校只對學生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但不屬于監護義務。因此學校在未成人侵權或者被侵權的案件當中只承擔過錯責任,根據其過錯程度的大小來承擔民事責任。分析學校是否有過錯應從學校的職責來看,如果學校在對學生的教育及管理當中的確存在過錯,則學校就應對學生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學生就是屬于未成年人,不管是任何的地方自己的監護人永遠是屬于自己的父母,這個不會因任保情況而進行改變,所以,作為監護人不要因孩子在學校就失去了監護的義務,這要的做法是不對的,自己的責任就要自己履行。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