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有財產的分割,根據婚姻法第19條的規定,如果夫妻雙方以書面形式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歸個人所有,則在離婚時不發生夫妻共有財產的分割問題。如果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所得財產實行法定財產制及夫妻雙方約定為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在離婚時須對共同共有財產部分進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包括夫妻個人財產,也不完全等同于家庭共同財產。如果家庭成員除了夫妻之外尚有父母、子女等人且他們擁有自己的個人財產,或夫妻與他們擁有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的共同財產就要從家庭共同財產中分離出來。
另外,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現在的家庭財產,從財產的范圍到財產的構成及財產的數量等都與以往不同:呈現出財產構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財產數額顯著增多、投資經營性財產在家庭財產中所占比例增大的趨勢。這要求我們對新出現的各種形式的財產,從所有權歸屬的角度加以認定。婚姻法第17條首先對此做了列舉、概括并舉式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以及知識產權的收益,除婚姻法第18條第3項之外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以及其他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均為夫妻所有的共同財產。
《婚姻法解釋(二)第11條明確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均屬于婚姻法第17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由于知識產權收益的時間性,在當事人取得知識產權后,因知識產權權利本身的取得與財產性收益的實現并不同步;所以,屬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性收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在夫妻一方或雙方為軍人時,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屬于個人財產。而在人民法院審理的離婚案件涉及分割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時,確定夫妻共同財產范圍、數額的計算方式為: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年平均值。年平均值是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其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70歲與軍人入伍時實際年齡的差額,即發放費用總額/(70-軍人的入伍年齡)。
在社會生活中,夫妻雙方購買的房產一般登記在一方,主要是男方的名下。但根據物權法的基本規則,登記簿上記載的所有人為所有權人,這樣對夫妻另外一方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實際的。《婚姻法解釋(二)第19條對此做了特別規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說,一方婚前承租房屋和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的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房屋仍屬于夫妻的共同財產。此條的規定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因為承租得來的住房是不會也不能成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如果“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作為一個定語修飾房屋的的話,就大大限制了該條的適用范圍,因此欠缺妥當性;如果僅僅是雙方在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被登記在一人名下時,顯然更有理由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因而也沒有加以專門說明的必要。而我們認為后一種理解更符合立法原意,也更能滿足司法實踐的要求。
對于夫妻共有房屋的分割,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8條做了原則規定:夫妻共有的房屋,離婚時,分割住房由雙方協議解決;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離婚時,女方的住房應當按照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解決。
當前,父母對子女婚姻進行經濟資助購置大件商品,仍是普遍現象。對于此類財產的歸屬,按以下規則確定:在當事人結婚前,夫妻一方的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除非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在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除非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當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權后,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法院提起訴訟。
上述內容來源于律霸網小編整理發布,可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拆遷糾紛一般往哪個部門反映合適
2020-12-18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