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損失需負締約過失責任的責任人賠償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固有利益,二是信賴利益。固有利益的損害在締約過失責任中主要是于締約之際未盡保護義務而致相對方人身權、財產權的損害,應由加害人承擔全額賠償責任,不存在是否以履行利益為最高限額問題。信賴利益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所謂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因違背其應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盡的義務,而導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依通說,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因過錯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負有的先合同義務,導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雖然成立,但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條件而被確認無效、被變更或被撤銷,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所謂先合同義務,又稱先契約義務或締約過程中的附隨義務,是指自締約當事人因簽訂合同而相互接觸磋商,至合同有效成立之前,雙方當事人依誠實信用原則負有協助、通知、告知、保護、照管、保密、忠實等義務。
我國《合同法》第42條確立了締約過失責任制度,該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需負締約過失責任包括哪些損失的責任人賠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固有利益和信賴利益。在實質上,締約過失責任也是誠實信用原則,一般在締約過程中的體現。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書有效期多久
2021-01-19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