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義務是什么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
這里說的監護人,是指對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人。父母是青少年子女法定的監護人。如果父母不能履行監護義務,那么,未成年人依靠誰生活,依靠誰照顧,誰就是監護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哥哥姐姐或其他成年人,都可以成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監護人的義務有兩項,一是監護,二是撫養。
監護就是要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不讓他們的權益受到侵犯。二是幫助未成年人管理財產。
三是幫助未成年人解決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
例如,有一個不滿6歲的男孩,他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雙雙身亡,由于他父母生前參加了人壽保險,出了事故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像這么大的事情,小孩子是辦不了的,所以,他的監護人——奶奶就幫助他找保險公司,經過交涉,這個孩子得到了應得到的賠償。在這件事中,孩子的奶奶就履行了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的另一個義務是撫養。未成年人從一出生到長大成人,需要吃飯、穿衣。需要上學,生了病需要去醫院……做這些事情需要花錢,這些錢應該由誰來出呢?理所當然地應該由父母或其他的監護人來承擔。如果父母以各種理由不盡撫養義務,那就是違犯了法律,未成年子女有權要求父母給予支付,協商不成時,可以由人民法院來裁決。
雖然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義務,但是這種撫養不是無限期的。父母不能養子女一輩子,子女長大成人,參加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能獨立生活時,父母就不再承擔撫養義務。反過來,在父母年邁,生活困難時,子女還必須盡一份義務,贍養父母,照顧他們的生活。
二、不履行監護義務的后果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了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如何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的《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
1、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
2、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
3、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
生活中,經常出現未成年人監護人不履行自己職責,面對這一情況其實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其監護權。改有其他公民或者組織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行使監護人。不過要注意,法院在指定監護人的時候,應當堅持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作出指定。
代理監護人證明怎么寫?
委托監護人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管轄小結
2021-02-28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外嫁女戶口在娘家,能獲得安置補償嗎
2021-01-14不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公房拆遷費的法律性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