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和撫養的區別是什么?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撫養人,是指對有血親關系的未成年人供養的人。監護人具有法律意義,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監護人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親友。撫養人一般指具有血親關系的長輩對晚輩的具有撫養的人,不是依法律規定產生的。
撫養人法律明確規定對孩子義務撫養的人。撫養是針對未成年人而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環境及成長。監護是一種制度,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為了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利益,監護人非為被監護人利益不得處分其財產。
二、監護人和撫養人的區別
1、監護權從法理上區分,屬于親屬法中的身份權,
但是,監護制度更強調的是國家對個人的強制性和個人對家庭和社會利益的服從性。從這個意義來講,監護具有公法上的義務屬性似乎更為妥當。
2、撫養權問題,一般多作為義務對待,但是它也是一種權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關的權利,它基于血親(包括擬制血親)而產生。
3、民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都是對等的,但撫養權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其親生子女不能以此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撫養權的權利和義務是基于血親而產生的。
4、監護人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親友。撫養人一般指具有血親關系的長輩對晚輩的具有撫養的人,不是依法律規定產生的。
對撫養權沒有明確的定義,至于哪些主體有資格撫養,撫養權人之間的優先順序,撫養權人的范圍,撫養條件等我國的法律都沒有明確規定,只有《婚姻法》規定了“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這樣一個總的基本原則。
監護人和撫養人之間的區別一般在于監護人有時候不一定會撫養子女。因為父母如果進行離婚的話,未撫養子女的一方還是子女的監護人,承擔監督和保護子女的權益責任。但是因為進行離婚未得到撫養權,所以不是子女的撫養人。
委托監護人協議書應怎么寫?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法定監護人更改的方式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金是孳息嗎
2020-12-12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及其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16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