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王某(女)與馬某(男)于2007年登記結婚,后馬某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與張某產生婚外情,并于2013年起先后轉款給張某約37萬余元,另還替張某支付信用卡、購車款、保險費等10萬余元。后張某還馬某15萬元,剩余32萬至今未返還。王某訴至法院,要求確認馬某擅自將夫妻共有財產贈與張某的行為無效,并要求張某歸還37萬余元。
【判決】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馬某在贈與張某某47萬余元時并未經其配偶王某的同意,該處分也并非用于夫妻日常生活,屬于無權處分。張某在接受贈與時,已經知道馬某的婚姻狀態,仍無償接受,其行為不屬于善意取得,故法院認定該贈與行為無效,據此判決:張某給付王某32萬余元。
【點評】
本案是一起配偶一方將夫妻共同財產擅自贈與第三者,該贈與合同應屬無效的典型案例。
從法理上分析,馬某與張某之間的贈與合同的效力問題,由于王某和馬某未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進行過書面約定,故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應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雙方對共同財產依法享有平等的處理權。非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作重要處理決定時,雙方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本案中馬某事先未經財產共有權人王某同意,擅自將與王某共有的夫妻共同財產47萬余元贈與張某,且事后該贈與行為未得到王某的追認,屬于無權處分,該贈與行為侵犯了王某的財產權利,故該贈與合同無效。張某因該贈與合同取得的37萬余元應當予以返還。
從情理上分析,馬某在合法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認識了張某并進而發展為情人關系,這種行為本身已違背了夫妻間的忠誠義務,違背了普世的價值取向,是應該遭到社會大眾唾棄的。不僅如此,馬某擅自將夫妻共同財產47萬余元贈與情人張某,更是侵害了配偶王某的財產權益。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婦女面對“小三”涉足離婚財產分割等現象,常以忍讓為主,而沒有意識到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廣大婦女應敢于和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現象作斗爭。人民法院對于本起案件的處理體現了倡導夫妻忠誠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裁判價值取向,加強了對合法配偶的財產權益的保護,對婚外情等不道德行為予以強烈地譴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