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債務處理程序是什么
《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如果夫妻共同債務在清償之前夫妻、夫或妻死亡,其遺產的繼承人應當成為夫妻共同債務的義務主體?。
(一)實體上的處理
1、已經死亡的夫妻的遺產繼承人可以成為夫妻共同債務的義務主體。《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如果夫妻共同債務在清償之前夫妻、夫或妻死亡,其遺產的繼承人應當成為夫妻共同債務的義務主體?。
2、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的清償應當在夫妻共同債務已用共同財產清償完畢后進行。因為夫妻個人債務應當由個人負責清償,而不能從未清償共同債務的共同財產中清償。如果夫妻一方用共同財產設定個人債務擔保,該擔保是否有效值得研究。筆者認為,雖然我國法律沒有對夫妻共同財產夫妻一方不得擅自處分的具體法律規定,但夫妻共有作為共同共有的一種形式,夫妻雙方對夫妻共同共有財產的權利義務,應受有關共同共有法律調整。所以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應認定為無效。
3、夫妻分居期間共同債務的認定。筆者認為,夫妻由于主觀原因分居且沒有共同生活期間,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債權人明知上述情形仍然出借的,應按個人債務處理,但債權人能夠證明夫或妻的負債行為沒有超出日常家事代理范圍或者確屬夫妻共同債務的除外。理由是夫妻由于主觀原因分居且沒有共同生活,說明夫妻感情有一定破裂,隨著夫妻感情破裂程度的加深,其權利義務的實際履行遭到破壞也愈加嚴重,與之相適應的夫妻共同財產關系也逐漸瓦解,分居期間,夫妻雙方很難共同生活和共享利益,如果債權人明知雙方分居和獨立生活,仍然出借,理應自擔風險。
(二)程序上的處理
1、在審理離婚案件過程中可嘗試發布申報債權公告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通知債權人。在離婚訴訟中,通過出庭作證等方式讓債權人了解債務人夫妻共同財產和負債情況,不但有利于查清離婚案件的相關債務事實,而且可以對債權人起到提醒的作用,債權人可以對是否要求債務人立即清償債務作出選擇,以保障其債權的有效實現。
公告時間、地點、方式由辦案人員根據所了解的具體情況而定。但應注意,公告時間須計算在審限內,不能因此而超審限。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并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的,對未到期債務視為已到期債務,但應當減去未到期利息。?按合同法的一般原理,在期限未到達之前,債權人無權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人亦有權拒絕履行。如果夫妻一旦解除夫妻關系,未到期債權人實現其利益必然增大風險,故將未到期債務為已到期債務,減去未到期的利息,這對于債權人和夫妻雙方都是公平合理的。
債權人公告期內未申報債權的,并不影響債權的訴訟時效,債權人可以在債務人離婚后另行起訴。
2、在離婚案件訴訟中,債權人對夫妻二人提起民事訴訟,該離婚案件應中止審理。離婚案件訴訟屬于牽連訴訟,必然要對其婚姻關系派生出的子女、財產、債務問題一并處理。如果在離婚案件訴訟過程中,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訴請離婚案件當事人償還夫妻共同債務,該離婚案件應當中止審理,待債務案件審結后恢復離婚案件訴訟。
3、不應將債權人追加為第三人。目前司法實踐中有一種做法是將債權人作為第三人請進正在進行的離婚訴訟中。此種做法不妥。民事訴訟中的第三人是指對原告和被告所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正在進行的訴訟中去的人。第三人是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這種利害關系表現為兩種情形:一是原告和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使該第三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二是法院對本訴的處理結果可能會對第三人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5條的規定,離婚時確認夫妻共同債務的承擔,實際上是確認被告各方內部是否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的多少。而離婚訴訟中的原被告在夫妻共同債務對外責任承擔問題上,不存在權利之爭,不構成訴,當然也就不構成確認之訴或給付之訴。因此,把債權人作為第三人請進離婚訴訟中,是不合法理的。筆者認債權人如認為當事人的離婚危及到了其債權的實現,可以單獨向法院起訴。
4、法律文書上對夫妻共同債務處理的寫法。在司法實踐中,無論是夫妻協商解決還是法院判決,許多當事人和審判人員往往在未征得債權人同意的情況下以法律文書的形式將夫妻共同債務轉化為按份債務確定下來,以按份責任偷換了連帶責任,并以此對抗債權人,這樣的處分顯然影響到債權人的合法利益,不利于財產交易的安定。筆者認為,依照現行《婚姻法》相關規定,應當在離婚時對共同債務的責任在夫妻內部予以劃分,但須明確表述夫妻雙方仍然對債權人就該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相關知識:夫妻債務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2018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1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 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慎重“私了”
2021-01-28涉外離婚時房產應該如何分割
2021-01-06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