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人民法院和普通法院的區(qū)別
都是國家審判機關,行使同樣的職權。專門人民法院是我國統(tǒng)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中國的人民法院的組織體系
分為四級,即設基層、中級、高級和最高人民法院,并設軍事、水運等專門人民法院。中國的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和市轄區(qū)的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區(qū)內按地區(qū)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qū)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和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qū)劃建立的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于地方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于地方人民法院。如軍事法院院長并不是經過人大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軍事法院是基于軍隊的體制和作戰(zhàn)任務的特殊性而設立的。其具體任務是通過審判危害國家與損害國防力量的犯罪分子,保衛(wèi)國家安全,維護國家法制和軍隊秩序,鞏固部隊戰(zhàn)斗力,維護軍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打擊敵人,懲治犯罪和保護人民,宣傳社會主義法制是軍事法院的基本職能。軍事法院分設三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各大軍區(qū)、軍兵種級單位的軍事法院;兵團和軍級單位的軍事法院。軍事法院設院長1人,副院長1人;兩個審判庭,各設庭長1人、副庭長1人,審判員和書記員若干。大軍區(qū)、軍兵種級單位軍事法院和兵團、軍級單位的法院,均設院長1人和審判員、書記員若干人。各級軍事法院均設立審判委員會。其任務是討論研究重大或疑難案件及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亦可列席會議。軍事法院的管轄范圍,僅限于受理特定的刑事案件,即:現役軍人的刑事案;軍隊在編職工的刑事案;最高人民法院授權審判的刑事案件。
海事法院管轄第一審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各海事法院判決或裁定的上訴案件,由所在地高級人民法院受理。海事法院下設海事審判庭、海商審判庭及研究室和辦公機構。海事法院設院長1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干。海事法院院長由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審判委員會委員,由海事法院院長提請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會任免。
鐵路運輸法院分設兩級,即鐵路管理局中級鐵路運輸法院和鐵路管理分局基層鐵路運輸法院。中級鐵路運輸法院的審判活動受所在地高級人民法院監(jiān)督。鐵路運輸法院院長由所在地人大常委會主任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由院長提請所在地人大常委會任免。鐵路法院內設刑事法庭、經濟法庭和民事法庭。其管轄范圍為:第一,發(fā)生在鐵路運輸線上的民事、刑事案件;第二,鐵路局在編職工的民事、刑事案件;第三,與鐵路運輸部門有直接關系的經濟糾紛案。2009年7月8日,中央下發(fā)關于鐵路公檢法管理體制改革的文件,要求鐵路公檢法整體納入國家司法體系,鐵路法院整體移交駐在地省(直轄市、自治區(qū))黨委、高級人民法院管理。截止2012年6月底,全國鐵路法院完成管理體制改革,整體納入國家司法體系。
森林法院的任務是保護森林,審理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嚴重責任事故案件及涉外案件。基層森林法院一般設置在某些特定林區(qū)的一些林業(yè)局(包括木材水運局)的所在地;在地區(qū)(盟)林業(yè)管理局所在地或國有森林集中連片地區(qū)設立森林中級法院。通法院審判,即指由常設的對刑事、民事案件行使一般管轄權之普通法院進行行政審判,英美法系國家多采用此種方式。
法庭審判是人民法院采取開庭的方式,在公訴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聽取控、辯雙方對證據、案件事實和運用法律展開辯論的情況下,依法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判刑,給與何種刑事處罰的訴訟活動。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法庭審判程序大致可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評議和審判五個階段。
法院審理案件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開庭審理能夠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的正確行使。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從而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其次,有利于對審判活動的有效監(jiān)督。開庭審理將案件的審理過程置于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增加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性。第三,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民事訴訟法對開庭審理中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規(guī)定,開庭審理有利于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自覺履行訴訟義務,保證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保護了當事人的民事實體權利。第四,有利于充分發(fā)揮開庭審理的教育作用,擴大法制宣傳效果。
法院審理案件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按普通程序審理需要經過以下程序
一、起訴
當事人應當在收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書后15日內提起訴訟
二、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訴狀,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案件由審判員或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審理,組成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三、開庭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審理過程中,將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訴訟程序。開庭審理終結,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應當及時判決。
四、判決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fā)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fā)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可以采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可以用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不受普通程序中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順序限制。審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縣級、不設區(qū)的市級、市轄區(qū)設置的法院。除了法律規(guī)定由中級法院、高級法院、最高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外,其余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層法院管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據履行的無效合同怎么辦
2021-01-18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告知后可否再次申請
2021-03-06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fā)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動者不服企業(yè)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31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