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優先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
這是我國《婚姻法》和《分割意見》明文規定的,有利于及時徹底地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司法實踐中先將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后確定債務的分擔,無疑損害了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給規避債務造成了可乘之機。只有夫妻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時,才能確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分擔,否則不得確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分擔。為保證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共同債務,首先必須正確依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第13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顯然過于籠統簡略。《分割意見》在總結司法實踐經驗基礎上進而規定下列情況下可以視為夫妻共同財產:①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十年以上,復員、轉業軍人所得復員轉業費;;②夫妻兩地分居分別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財產;③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雙方受贈的禮金、禮物;④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八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四年;⑤夫妻均舉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為個人財產,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筆者認為還應當包括:①原來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但雙方合法自愿約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部分。②凡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財產期待權。如附期限或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未到履行期的債權,正在審批中的專利權、商標權、承包經營中未到期的收益權等,均可予以確認為夫妻共同財產。其次,用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夫妻共同債務時,應當保留夫妻及其所撫養人員的必需生活費用和必需物品。
2、對未到期債務視為已到期債務,但應當減去未到期利息。
未到期債務是合同之債,當事人雙方約定了債務履行期限,在期限未到之前,債權人無權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人亦有權拒絕履行。如果夫妻一旦解除夫妻關系,未到期債權人實現其利益必然增大風險,因而應當將未到債務視為已到債務,但應當減去未到期的利息,這對于債權人和夫妻雙方都是公平合理的。
3、當夫妻共同財產不足給二個以上債權人清償債務時,應當按比例清償。
二個或二個以上債權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應當按照一個標準的尺度,公平受償。這個尺度就是按比例清償,即先計算夫妻共同財產總額,再計算每個債權人亨有的債權在共同財產總額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把夫妻共同財產按照比例平等地分配給各個債權人。但有兩種情形例外,其一是債權人放棄全部債權或部分債權或各個債權人自愿協商清償比例。這主要考慮債權人大多數為夫妻雙方或一方的親朋好友,他們也愿意這么做。其二是清償前已有效成立的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其債權人的亨有就該提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復[1994]2號批復,在債務人有多個債權人的情況下,債務人將其全部財產抵押給其中一個債權人的,該抵押協議無效。另外,在夫妻共同債務未清償,夫妻一方或雙方在下列情況下所為的民事行為無效:①無償轉讓財產;②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③放棄自己的債權;④在有多筆債務的情況下,對部分未到期債務未經其他債權人準許提前清償。
4、當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夫妻共同債務時由雙方協議清償或判決清償。
審判實踐中,習慣將共同債務分割由夫妻二人承擔,以分擔份額對抗債權人,這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且找不到法律依據。我國《婚姻法》第32條規定,如果夫妻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并未規定雙方分擔清償。為了保證債權人及時實現債權,確定由一方清償或雙方合理分擔清償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規定此債務是連帶債務,夫妻雙方均有義務清償夫妻共同債務,當一方已付清全部債務的,有權向另一方追償其已確定應承擔的份額。在確定由一方清償或雙方分擔清償時,應當堅持保護弱者的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當事人互相對抗的法律關系中,應清意保護力量較弱的一方當事人,有利于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如果夫妻一方具有較強的經濟能力,或具有潛在的經濟利益,就應該多承擔或全部承擔償還夫妻共同債務的責任,等等。由于目前婦女地位大大提高,許多家庭的婦女還具有較強的經濟能力,因而,在分擔債務份額時堅持男女平等和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原則已明顯過時,應取而代之以保護弱者的原則。
5、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的清償應當在夫妻共同債務已用共同財產清償完畢后進行。因為夫妻個人債務應當由個人負責清償,而不能從未清償共同債務的共同財產中清償。如果夫妻一方共同財產設定個人債務擔保,該擔保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員調崗不服從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15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25棚戶區改造與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0-12-20遇到房屋拆遷補償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1-03-20拆遷對獨生子女如何補償
2020-12-05拆遷戶口在男方家能享受賠償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