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證言公證了證人可以不出庭了嗎
證人證言公證了證人是需要出庭的,因為在審理的時候會涉及到詢問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同時《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證人作證的法律精神實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證人有義務出庭作證。民訴法第七十條明確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因此,出庭作證,是證人的法定義務。
二、出庭作證是原則,不出庭作證是例外。只有“無法出庭”的證人才可以不出庭,其他情形的證人均應當到庭作證。這是為保證證人證言的真實可靠而采取的前提性措施。
三、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詢是證人證言效力的保障。未經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證人證言作為證據的一種,也必須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證,只是證人應當對于當事人的質詢作出解釋和說明,使其證言具有邏輯上的完整性和程序上的中立性。
四、人民法院許可是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程序性前提。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證人證言都不得認定其效力。此其“許可”應當為人民法院明確的允可,而非默示;同時此其“許可”,還必須是公開的允可,即至少應當讓對方當事人知曉。
經過公證的證人證言與通常的證人證言的區別主要是,經過公證的證人證言經過了公證程序。雖然法律和司法解釋均規定:經過公證的文書較其他文書有較高的證明力。但是,經過公證的證言仍然屬證人證言的范籌,但因證人所處的場合不同,其證明效力可能大打折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問題的若干規定,該證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其證明效力可能較低,如無其他證據相印證,該證言是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的。所以,經過公證的證人證言雖然是經國家法定機關確認的證言,但作為訴訟證據,應依訴訟法律規范的特別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1萬借條違約金能寫多少
2021-03-23“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