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百四十八條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生新的事實,當事人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重復起訴,是指當事人基于同一事實與理由兩次提起訴訟的情形。對于“重復起訴”的當事人,人民法院不能一概駁回起訴或者不加分析一概予以受理。應當受理的不予受理,剝奪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是于違法行為。不應當受理的予以受理,超出了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訴訟范圍,同樣屬于違法行為。因此,對于審判實踐中遇到當事人“重復起訴”的情形,應當依據法律規定的原則結合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以確保當事人正當行使訴訟權利和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
前案判決所確認的案件事實,是對方(原告)請求法院判令一方向其支付房價款,對方的訴訟請求是給付之訴。后案是一方(原告)請求法院判令對方向其交付確定位置的房屋貨物,或者說是請求法院判令對方對一方購買的房屋位置予以明確,最終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裁判,該訴訟請求為確認之訴。兩案原告主體不同,訴訟請求依據的事實與理由不同,雙方訴訟請求涵蓋的主張內容亦不同。如果后案一審法院不予受理,其法律后果是,一方購買房屋的位置將長期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其購買房屋使用房屋的合法權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護。
后案法院根據案件事實進行了具體分析,在確認前案民事判決沒有涵蓋后案原告請求明確房屋位置的情況下,受理原告的起訴,并作出判決,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均無不當。
由此確立了如下裁判原則:判斷基于同一糾紛而提起的兩次起訴是否屬于重復起訴,應當結合當事人的具體訴訟請求及其依據,以及行使處分權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兩次起訴的主體不同,具體訴訟請求也不同,相互不能代替或涵蓋,則人民法院不能簡單地因兩次起訴基于同一糾紛而認定為“重復起訴”,并依照“一事不再理”的原則對后一起訴予以駁回。該原則對于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準確認定與掌握受理民事糾紛案件的范圍與界限,有效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人民法院正確行使審理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犯罪一定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1-11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司機與用人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
2021-02-06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