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辦理公證的情形:
對不真實、不合法的行為、事實和文書,公證處應拒絕公證。公證法第3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機構不予辦理公證: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監護人代理申請辦理公證的;
(2)當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沒有利害關系的;
(3)申請公證的事項屬專業技術鑒定、評估事項的;
(4)當事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有爭議的;
(5)當事人虛構、隱瞞事實,或者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
(6)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或者拒絕補充證明材料的;
(7)申請公證的事項不真實、不合法的;
(8)申請公證的事項違背社會公德的;
(9)當事人拒絕按照規定支付公證費的。
不予辦理公證的,由承辦公證員寫出書面報告,報公證機構負責人批準。不予辦理公證的決定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同時,公證機構應當根據不予辦理的原因及責任,酌情退還部分或者全部收取的公證費。
終止公證的情形:
公證機構在辦理公證的過程中,因遇到某種特殊情形,致使繼續辦理公證已不必要或者不應當繼續辦理公證,可以終止公證。根據《公證程序規則》第50條的規定,公證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機構應當終止公證:
(1)因當事人的原因致使該公證事項在6個月內不能辦結的;
(2)公證書出具前當事人撤回公證申請的;
(3)因申請公證的自然人死亡、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不能繼續辦理公證或者繼續辦理公證已無意義的;
(4)當事人阻撓、妨礙公證機構及承辦公證員按規定的程序、期限辦理公證的;
(5)其他應當終止的情形。
終止公證的,由承辦公證員寫出書面報告,報公證機構負責人審批。終止公證的決定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或其代理人。而且,公證機構應當根據終止的原因及責任,酌情退還部分收取的公證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什么情形下不予辦理公證或終止公證”相關知識,如果你遇到的情況較為復雜,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我們將由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約金上限30%司法解釋
2020-11-10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