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的同時,應當通知利害關系人,如果利害關系人有異議的,可以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知情權的地位界定:隱含在憲法當中的公民基本權利
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知情權逐漸流傳,并被寫入憲法和法律。我國的憲法并沒有關于知情權的明文規定,而是通過公民的參政權、監督權等予以間接確認。在我國,知情權是隱含在憲法當中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可謂不證自明的權利。
(一)行政法規不可直接確認知情權
2007年4月5日,國務院公布了行政法規《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縱觀全文,它并沒有關于"知情權"這個名詞的相關表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制定本條例。"仔細比較可以發現,正式頒布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一條與其《專家意見稿》的第一條"為保障公眾行使知情權,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促進政府信息流動,監督政府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條例"相比,在"制定本條例"之前缺少"根據憲法"四個字。由于我國憲法沒有直接確認公民的知情權,作為行政法規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當然不能確認知情權,否則就會在它與憲法之間產生一種規范體系上的邏輯緊張關系,從而可能引發"合憲性"之爭議。而這樣的修改,正從一個側面說明知情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權利,對于知情權的直接確認不是一個行政法規可以完成的。
(二)知情權隱含在憲法規范之中
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主人當然享有知情權,否則人民怎么當家做主?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行使這六項憲法確認的自由權利時,其基本前提就是能夠獲取相關的信息。不難看出,我國憲法雖然沒有直接規定公民的知情權,但字里行間實際已經隱含了公民的知情權。
(三)知情權明確入憲值得期待
雖然我國憲法沒有明確規定公民的知情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中國共產黨已在一些正式對外公開的重要文件之中多次提及知情權。例如《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闡述:"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各個層次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深化政務公開,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2007年10月15日,胡*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中認為:"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闡述:"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回避。"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多次提及,"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設。完善人民的民主權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加強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建設。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保證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各級政府要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決策責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我們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領域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特別是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雖然知情權寫進憲法有相當的難度,但中國共產黨一向善于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可以樂觀地預測,知情權入憲應該不是太遙遠的事情。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的同時,應當通知利害關系人,如果利害關系人有異議的,可以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