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后,是否可以向另一方追償
案情:
原告:鄭某,女,住上海市某區。
被告:趙某,男,住上海市某區。
原告鄭某與被告趙某結婚后,生活一直不和睦,兩人于2004年辦理了離婚手續,雙方在協議中對夫妻債務的處理作了約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有欠徐某5萬元;欠王某3萬元,共同債務共計8萬元。其中欠徐某的5萬元由趙某償還,欠王某的三萬元由鄭某償還。2004年8月,王某的債務到期,鄭某按照約定主動償還了該3萬元借款。
2005年2月,鄭某突然接到法院的傳票,原告是徐某。原來徐某的債務到期后,趙某仍未歸還,經過多次催要未果之后,徐某將鄭某作為被告告上了法庭,要求鄭某連帶償還這5萬元欠款。鄭某認為雙方已經離婚,并且對共同債務的償還問題作了明確約定,約定這五萬元應當由趙某償還。因此認為徐某應當向趙某主張債權,而不是向自己主張權利。但是法院最終判決鄭某敗訴,她需要償還該5萬元借款。法院判決后,鄭某即歸還了徐某這筆借款。
2005年6月,鄭某向法院起訴,要求趙某向自己歸還墊付的這五萬元欠款。鄭某的依據就是雙方的離婚協議書。被告稱:既然法院都判決鄭某需要償還這筆債務,那么就說明對這筆債務鄭某是有法定償還義務的,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的約定沒有得到法院的認可,是無效的。因此鄭某現在也就不能再依據這一點向自己主張權利。而且現在自己經濟狀況并不好,也無力償還。所以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理結果:
法院審理后認為,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的債務承擔分配協議,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原告在向債權人履行了本應由被告承擔的債務后,有權向被告追償。因此法院判決被告趙某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支付人民幣五萬元。
一審判決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一審法院的事實認定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因此終審判決駁回被告的上訴,維持原判。
律師分析:
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雙方約定的債務分配協議到底有效無效?如果有效,為何法院會判決鄭某償還徐某該借款?如果無效,又為何一審、二審法院都判決鄭某勝訴,可以向被告趙某追償?
其實這一現象并不矛盾,鄭、趙兩人的約定是有效的,但效力僅限于鄭、趙兩人之間,這一句話就可以解釋上述疑惑和問題。
首先,鄭、趙兩個人的約定,對兩人都是有約束力的。離婚的時候,不僅要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還要對夫妻共同債務做出處理。因為夫妻雙方離婚后,財產彼此獨立,因此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某些債務由一方償還,另一部分由另一方償還,也是很正常的。對這樣的約定,法律對其效力予以認可,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當然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協議離婚中,如果是判決離婚,法院會先在夫妻共同財產中先將共同債務扣除,剩余的部分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同時,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法律對這樣的約定的效力又作了限制,即這樣的約定不得對抗債權人。之所以作這樣的限制,是因為如果雙方可以以此對抗債權人的話,那么原本由兩人共同償還的債務,變成由一人償還,這對債權人來講,將來實現債權的難度必然增加。也就是說,在債權人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因為債務人的原因或意志而增加了債權人債權實現的難度,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法律才作出這樣的限制。將離婚雙方之間的類似約定的效力僅限于兩人之間,而不能對抗債權人。當然這也有例外,如果夫妻雙方離婚時,將這樣的約定告訴了債權人,并且債權人也表示同意,那么這樣的約定對債權人也是有效的,債權人只能向變更后的債務人要求償還。
在解決了鄭、趙兩人約定的效力之后,本案三個法院的判決也就不難理解了。首先鄭、徐兩人之間的官司,因為鄭、趙兩人離婚時并未向債權人徐某通告,也沒有證據證明徐某對此明知并同意,所以法院認為徐某作為債權人不受鄭、趙兩人約定的約束,鄭、趙兩人作為共同債務人,對此負有連帶償還義務,徐某可以向任一方主張自己的債權,鄭、趙兩人也應對此負全部償還責任。但是同時,在償還了不該有自己償還的債務后,鄭某有權依照協議要求趙某償還,主張自己對趙某的追償權。
綜合上面的介紹,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另一方依法追償。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共同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后向另一方追償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