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撫養權歸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離婚時撫養權的歸屬,可以雙方協商,一旦協商不成,則需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根據有利于子女成長原則進行: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夫妻雙方的學歷、工作、收入、年齡、家庭環境、子女的年齡等。夫妻離婚,一般也會導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撫養權。失去撫養權的一方將失去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權利。不過,失去撫養權的一方仍然會享有探視權,可以在約定或裁判的時間內定期探視子女,與子女進行相對短暫的相處。
二、《婚姻法》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收養法》:
第十條 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
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第十一條 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愿。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從上述兩部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仍然是父母雙方的子女,父母雙方均有撫養教育探視的權利和義務,并不因為父母雙方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而不復存在。因此,直接撫養小孩一方不愿意再撫養時,另一方可以要求變更監護權。
夫妻雙方在離婚時,是需要對子女撫養權進行協商認定的,其目的在于避免后期對子女撫養權造成嚴重的矛盾糾紛,特別是不利于子女成長的情況可以導致對子女的教育造成干擾,另外在后期即使已經認定了撫養權,也是可以變更的。
離婚后子女撫養權相關常識
離婚撫養權怎么判定?
確定撫養權歸屬之考量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勞動關系證明范本
2021-02-02房子抵押貸款需要工資流水嗎
2020-12-23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