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內被單位解雇,所在的單位是否違法?不一定,看員工本身是否有錯。
根據《勞動法》第25條的規定,員工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條規定,即使女員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單位也可依據此規定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單位可以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你員工對單位的決定不服,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違法辭退哺乳期女職工應進行賠償,賠償標準如下: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有其他的哺乳期內被單位解雇問題需要解答,建議你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這里有需要專業人士,一對一與你溝通解答你的各種疑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110可以舉報騷擾電話嗎
2021-02-22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