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所稱的精神病來源于醫學上的精神病,但兩者界定的側重點和意義不同,法律并不對精神病進行病理和種類上的劃分,而僅僅是著眼于精神病患者的行為能力(即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責任能力的確定,從而判定其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
1、無論什么性質的精神病人犯罪,都必須經法定的鑒定程序鑒定,從而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2、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
3、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史不是法定的量刑情節。
我國刑法第18條專門規定了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
(一)、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性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
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在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時,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評定,并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于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新增資質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9器官捐獻的基本規則是什么
2021-02-18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