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監護人的條件是什么?
1、監護協議的被監護人在簽訂時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這就要求簽署人具有完全自主的意思表示,能夠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決定自己在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負責被監護人的監護職責。
2、意定監護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由于意定監護決定了被監護人在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的監護人,如不能采用書面形式,則很難保證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能夠實現,也難以保證自己的權益能夠得到保證。
3、意定監護的監護人也應該是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同時,這個監護人可以是近親屬、個人或者其他組織。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簽署監護協議時約定的委托監護人尚未成年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么即便被監護人實際需要監護時,該約定的委托監護人仍然不能成為監護人。
4、意定監護協議書一定要進行有效公證,相比較于公民自己書寫或由律師代為書寫,經過公證處公證的意定監護聲明書,可以通過公證處錄音錄像等手段,用國家公信力最大限度的確保意定監護聲明書的有效性及合法性,合理排除其他人提出的非法異議。
二、遺贈和意定監護的區別有哪些?
1、身份不同
“遺贈協議”中的受贈人其最主要的身份是撫養人,而“意定監護”中的身份則為監護人。
2、權利范圍不同
“遺贈協議”中的撫養人權利僅限于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而“意定監護”中則監護人的權利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3、權利實現的時間不同
“遺贈協議”中撫養人對于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發生在被繼承人死后,而“意定監護”中監護人的權利則可發生在被監護人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而被監護人可在簽署協議時與監護人進行明確約定,以明確該監護權利的發生時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于年紀比較小的小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格外的進行照顧的,畢竟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的并不是特別的健全,所以此事肯定是需要由監護人,一般情況下父母是法定監護人,但法定監護人不存在的情況之下會進行意定監護。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別人誣陷偷錢怎么辦
2021-01-30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離婚財產
2020-12-14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