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一般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
訴訟時效的概念
(一)時效與訴訟時效
時效,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持續地達到一定期間而發生一定財產法效果的法律事實。時效是一種期限,但與一般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不同,時效是法定的。時效依其適用的權利和法律效果區分,可分為取得時效和消滅時效,取得時效也稱占有時效,是適用于物權的時效,我國法律沒有規定。消滅時效,也稱訴訟時效,是債權人怠于行使權利持續到法定期間,其公力救濟權歸于消滅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等民事法律規范規定的時效,就是屬于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的特征
1、訴訟時效屬于法律事實。就時效對民事法律關系的效果而言,時效能導致權利的消滅,應屬法律事實。時效的期間經過不受當事人意志的控制,就此而言,時效屬于事件。
2、訴訟時效屬于強制期間。訴訟時效期間由法律強行規定,當事人不得約定更改或預先拋棄,所以時效期間屬法定期間。
3、訴訟時效的效果是期間與事實的結合。訴訟時效期間須與一定的事實狀態結合才發生一定的效果,亦即無一定事實狀態與之結合,無時效效果的存在。故時效法律效果的發生須與一定事實狀態并存而構成法律要件,就此而言,時效又屬法律要件。
4、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法律基于不同的價值取向,對不同類型的權利規定了不同法定期間,如適用于支配型權利的取得時效,適用于形成權的除斥期間,適用于知識產權的期間等,而適用于請求權的就是訴訟時效。請求權須義務人給付才能實現,如請求權人長時間不行使權利,使法律關系處于不穩定狀態,訴訟時效就有督促請求權人及時行使權利的功能。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要主張自己的權利,當事人是需要在法定的訴訟時效進行的,如果超過訴訟時效再主張的,可能會喪失勝訴權,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