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訴法未對是否準許撤訴之標準做出明確規定,實踐中只能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這種彈性很大的“自由裁量”為法官咨意專斷提供了“合法”的便利。在大力推進司法公正反對司法腐敗的今天,討論撤訴的標準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認為,法院應對此進行嚴格的審查,并在認為當事人之撤訴申請同時符合了以下幾個條件的情況下,才能裁定準許撤訴:
(一)、申請撤訴必須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這表明,為一項民事行為必須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具體說來,當事人申請撤訴,須不是因為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的脅迫、欺詐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不是因為身處困境而作出的無奈之舉,更不應是法官出于某種考慮而對當事人的要求,而應是正常情況下,當事人完全發自內心的真實的意思表示。
(二)、撤訴必須不損害對方當事人之合法權益對方當事人“因應訴而取得之消極的確定權益”,也需要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原告申請撤訴,不僅是對自己訴訟權利的處分,還將涉及到對方當事人對其權利的處分。如:原告誤以為自己是權利人而起訴,迫使被告不得不花費不菲的,不得不花費人力、財力和時間去調查取證,所有這些損失,被告將在勝訴時獲得補償,在某些特殊案件中,因其成為被告而受損的名譽也會得到恢復。但如果原告撤訴了,不公平的待遇就非常明顯了,因為這樣不但使被告失去了在這一訴訟中勝訴的機會,還會使原告逃脫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原告起訴,被告就得被動地應訴,原告撤訴,被告就得被動地退出”的局面應通過立法得到改變,當原告撤訴損害了被告之權益時,除非得到了被告的允許,否則法院應裁定不許原告撤訴。被告不同意原告撤訴的,應提出充分的根據和理由。
(三)、撤訴行為必須不違反和公序良俗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訴法的意見第161條規定:“當事人申請撤訴……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結合《民法通則》第58條之規定,當事人撤訴行為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裁定不準撤訴:1、雙方惡意串通撤訴,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的。如實體法規定違法合同的處理除返還原物或賠償損失外還要追繳財產,若雙方違法,應沒收雙方所得財產,收歸國庫。所以若雙方惡意串通規避法律責任,從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時,理應不準撤訴。
歡迎大家來律霸網咨詢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