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年子女監護權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成年以后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不存在被監護了,對于精神病或者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來進行監護處理,監護人是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對于監護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對于監護權的認定,應當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進行合法的認定,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父母是子女監護人,但在子女成年后,應當具備獨立的能力,這時存在違法行為是需要由自己承擔責任的,但對于不具備民事行為的子女則應當履行監護責任。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