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有著什么特點嗎
(一)保護的對象是公共利益
傳統訴訟,強調對私益的保護。但公益訴訟中“訴的利益”是公共利益。正如小島武司所說,這種新型的訴訟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的訴訟模式,乃在于傳統的訴訟旨在實現并最大限度地保護與個人相關的“私益”,但人們卻通常會忽視“公共利益”,這種站在公共立場大力倡導公共利益的新型的訴訟模式就是為了糾正這種不平衡而產生的。典型的公益訴訟是“主觀為他人、客觀為他人”的訴訟類型。有學者認為,公益訴訟并不必然要求原告起訴的目的是出于保護公共利益的需要,只要民事訴訟所審理的問題超越了案件當事人,而影響到公眾的利益就應算作是公益訴訟。“主觀為自已,客觀為他人”的訴訟也屬于公益訴訟。
(二)起訴的主體日趨多元
公益訴訟是從權利保護的角度出發,為了保障眾人的權利,而構思出的一種供社會弱者利用的制度。并不要求原告必須與訴訟有法律上直接的利害關系。英美法系國家在公益訴訟制度方面沒有過多預設的理論框架的束縛,對于起訴主體的規定采取較為開放的姿態。特別是美國,公民在公益訴訟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陸法系國家受制于當事人適格理論,在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范圍比較謹慎和保守,普遍限制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但總體來說,各國對公益訴訟起訴主體的規定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賦予檢察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已成為一種趨勢。
(三)目的的預防性
傳統的訴訟具有事后性,是原告在實體權利受到侵害時要求司法機關進行救濟和保護,讓被告對過去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訴訟的功能體現為修復和防范,訴訟主體在其中主要是被動的需要保護者。公益訴訟除了事后救助這一功能外,還具備預防性,防患于未然,使公共利益遭受未來的損害。印度的一位法官在一起案件中指出,“帶有法院可以為一部分或者社會全體產生有效救濟預期的訴訟才是公益訴訟,因此,那種意圖為人們好奇心的滿足而提起的訴訟不能被看作是公益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土地轉包
2021-03-21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店面拆遷租賃人收到告知書該如何應對
2021-03-23新疆棚戶區改造的規定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