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認,是指偵查人員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時讓被害人、證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對與犯罪有關的物品、文件、場所或者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的一種偵查行為。
辨認,作為一種偵查行為,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公安部《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guī)則》中作出了專門規(guī)定。辨認是偵查程序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手段,對于查明案件真實情況、核實證據(jù)、查獲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意義。
(二)辨認的程序
根據(jù)公安部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辨認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各自管轄案件的偵查過程中,需要辨認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分別經(jīng)辦案部門負責人或者檢察長批準。
2.辨認應當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在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中,主持辨認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在辨認前,應當向辨認人詳細詢問被辨認對象的具體特征,尤其是要避免辨認人見到被辨認對象,并應當告知辨認人有意做虛假辨認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3.多個辨認人對同一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時,應當卣每位辨認人單獨進行辨認。必要時,可以有證人在場。
4.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其他人員或物品中,不得給辨認人以任何暗示。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在辨認犯罪嫌疑人時,被辨認的人數(shù)不得少于7人;辨認照片時,被辨認的照片不得少于10張。人民檢察院自偵的案件,辨認犯罪嫌疑人時,被辨認的人數(shù)不得少于5人;辨認照片時,被辨認的照片不得少于5張;辨認物品時,同類物品不得少于5件。
5.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辨認人不愿公開進行的,可以在不暴露辨認人的情況下進行,偵查人員應當為其保密。
6.對于辨認的情況,應當制作筆錄,由主持和參加辨認的偵查人員、辨認人、見證人簽名或蓋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強拆別人房屋什么罪
2020-12-29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知識產(chǎn)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房產(chǎn)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房產(chǎn)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申請財產(chǎn)保全需要抵押財產(chǎn)嗎
2021-02-17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qū)別
2021-01-07宅基地種的樹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31合肥擬規(guī)定:無正當理由拒絕補償搬遷可申請強執(zhí)
2020-12-01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房產(chǎn)證土地證的名字是我,房子是老房父母造的拆遷后房子我兄有份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