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在子女撫養上規定:
1、兩周歲以內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2)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已協議兩2周以內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滿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3)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母雙方對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須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5、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6、父方及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一致,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根據以上第四條的規定,在孩子十周歲以上,父母離婚發生歸屬糾紛的,需要考慮到孩子的意愿,我國的新《民法總則》 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這就說明八周歲的孩子的相關民事行為已經是可以獨立實施的,八周歲以上就是限制民事能力人了,在《意見》里十周歲就是一個可以自己做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歸屬選擇了。
離婚很難說是兩個人的事,婚姻牽扯的東西太多,分開時需要做的選擇也是眾多,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從孩子的角度,還是應該適當的詢問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用愛助力子女成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修建高速鐵路,拆遷紅線是多少米
2020-11-10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養殖場關閉禁養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