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一般不會坐牢,民事案件只有民事責任,除非轉化成刑事案件,不可能通過民事訴訟對人定罪量刑。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轄區的法院起訴。
(2)對侵權行為,應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制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對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中發生的訴權,應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向事故發生地或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4)《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一旦發生糾紛時,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保護自己的權益。民事訴訟的人不會坐牢,民事案件只有民事責任不涉及刑事責任,除非轉化為刑事案件,不可能通過民事訴訟定罪。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人員需要向派出所提供信息嗎
2021-03-13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