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涉外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涉外民事訴訟中外籍當事人可以委托哪些人為訴訟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二十八條規定,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外籍當事人,可以委托本國人為訴訟代理人,也可以委托本國律師以非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外國駐華使領館官員,受本國公民的委托,可以以個人名義擔任訴訟代理人,但在訴訟中不享有外交或者領事特權和豁免。第五百二十九條規定,涉外民事訴訟中,外國駐華使領館授權其本館官員,在作為當事人的本國國民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情況下,可以以外交代表身份為其本國國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聘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代理民事訴訟。
二、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原則是什么
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原則,既是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基本準則,也是涉外民事案件當事人以及訴訟參加人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一)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原則
審理涉外民事案件在適用程序方面,按照國際上公認的屬地主義原則,應當適用法院所在地國家的程序法。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37條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涉外民事訴訟,適用本編規定。本編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因此,我國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必須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
(二)優先適用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國際條約是國家之間、國家和地區之間,規定相互間在一定國際事務中的權利和義務的協定。凡是參加條約的國家和地區,都有信守該國際條約的義務。
(三)司法豁免原則
司法豁免權是外交特權的一種,是指一個國家根據本國法律或者參加、締結的國際條約,對在本國的外國代表和組織賦予的免受司法管轄或者司法審判的權利。司法豁免原則是主權國家平等原則在司法領域的具體體現,它是建立在國與國對等原則基礎之上的,有利于各國外交代表和國際組織在駐在國順利履行職務。
可以委托本國人為訴訟代理人,也可以委托本國律師以非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如果訴訟區域不在中國的話也可以委托國外的律師進行代理,因為可能中國律師對于中國的法律更加熟悉,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哪里負責社區戒毒工作
2020-11-19再婚后女兒拒絕贍養怎么維權
2021-01-05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