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事件構成的條件范圍和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不可抗力構成的條件
我國《民法通則》第153條及《合同法》第117條第二款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某一情況是否屬不可抗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加以認定:
1、不可預見性。法律要求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有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是不可能預見到的。在正常情況下,對于一般合同當事人來說,判斷其能否預見到某一事件的發生有兩個不同的標準:一是客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夠預見到的,合同當事人就應預見到;如果對該種事件的預見需要有一定專門知識,那么只要具有這種專業知識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預見到的,則該合同的當事人就應該預見到。另一個標準是主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條件如年齡、智力發育狀況、知識水平,教育和技術能力等來判斷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應該預見到。這兩種標準,可以單獨運用,但在多種情況下應結合使用。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盡管采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并不能阻止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該事件就不能認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對于意外發生的某一個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過當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這個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間性。對某一個具體合同而言,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在合同簽訂之后、終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間內發生的。如果一項事件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遲延而又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時,則不能構成這個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1、解除合同:不可抗力的發生使得合同的履行成為不可能,如特定標的物的滅失。
2、延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只是部分的或者暫時的阻礙了合同的履行,則發生事件的一方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遲履行合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可抗力事件構成的條件范圍和法律后果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聘請辯護律師
2021-01-03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婚姻的自主權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0-12-11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買房要做好核實房本和確認房主等工作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