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公民都可以代理民事訴訟案件嗎
一、民事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權限內代替或協助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的人。被代替或被協助的當事人稱為被代理人。“一定權限”又稱為訴訟代理權限,即訴訟代理人為訴訟行為和接受對方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權利范圍。
二、民事訴訟代理人的限定
新的民事訴訟法基本取消了一般公民的訴訟代理權。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律師不必多說,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指符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準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只能在法律服務所工作,不能以律師稱呼,不享有法律上規定的律師享有的一切權利,不能代理刑事案件,不能跨出該區域工作,代理的案子也僅限于一定的區域范圍。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如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近姻親關系(如大舅哥、小姨子)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可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一)社會團體屬于依法登記設立或者依法免于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二)被代理人屬于該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三)代理事務屬于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四)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或者與該社會團體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工作人員。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