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監護權變更法規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監護權變更法規是《民法典》都明確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如收養對子女的健康成長并無不利,又辦了合法收養手續的,認定收養關系成立;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不得以收養未經其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
二、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件管轄規定是什么?
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是第三級案由。監護是民法上規定的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保護的項重要法律制度對于監護的性質,我國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的觀點。但是,無論持監護權利說或是采義務說、職責說,都認為監護人是為被監護人利益而設,監護人都要履行以下職責: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2)保管被監護人的財產。此處的保管,不僅包含保護、管理財產的行為,還應包括必要的經營行為和處分行為。法律要求監護人履行其職責時,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
(3)擔任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監護人來說,必須要認真的履行自己的監護職責,具體包括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監護和照顧。當然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發現存在怠于行使監護權的,可以申請法院對監護人進行變更。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股權質押信托的受益人是指的誰
2021-02-07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