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申請人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
二、有明確的被訴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三、屬于受訴仲裁機關管轄范圍。
第二條申訴應向仲裁機關遞交申訴書,并按被訴人數提交副本。
第三條仲裁機關受理下列案件:
一、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法人之間,法人同個體經營戶、農戶、專業戶之間,個體經營戶、農戶、專業戶相互之間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二、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之間以及他們同其他法人、個體經營戶、農戶、專業戶之間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三、上級仲裁機關交辦的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第四條仲裁機關對于下列申訴不予受理:
一、已向人民法院起訴的;
二、超過訴訟時效的一般不予受理,但侵權人愿意承擔債務的不受此限制;
三、不屬于本仲裁機關管轄的案件。
第五條仲裁機關接到申訴書,經審查,符合受案條件的應在7日內立案,并通知申訴方按爭議金額的比例預交案件受理費,提交法定代表人證明書或者代理人委托代理書及有關證據。
不符合受案條件的,應在7日內通知申訴方不予受理,并說明其理由。
第二章訴訟參加人
第六條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可以作為經濟合同糾紛的訴訟當事人。由這些單位的主要行政負責人作為法定代表人。
有訴訟權利能力的個體經營戶、農戶、專業戶可以作為經濟合同糾紛的訴訟當事人。
第七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2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同一種的,仲裁機關受案后,認為可以合并處理的,為共同訴訟。
第八條對當事人爭議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的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時,仲裁機關應當通知他作為第三人參加仲裁訴訟。
對當事人爭議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成為訴訟當事人。
第九條當事人、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1至2人代為訴訟。委托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仲裁機關提交委托代理書。
委托代理書必須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變更訴訟請求,提起反訴,必須有被代理人的特別授權。
第十條訴訟當事人或代理人,經仲裁機關許可,可以查閱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機密材料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何謂家庭冷暴力?發生家庭冷暴力怎么處理
2020-12-05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