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仲裁的概念與特征有哪些
所謂“仲裁”,是指當事人雙方在發生民商事糾紛后,根據其協議約定,將糾紛交由第三方(仲裁機構)予以裁判,并由國家強制力執行的一種民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是在法院訴訟之外通過非官方途徑解決民商事糾紛的重要方式。
根據仲裁的概念和《仲裁法》的相關規定,仲裁有九個特征:
特征一:仲裁本質上的民間性。這是最基本、最核心、最主要的特征,其他特征都由此派生而來。
特征二:機構設置上的獨立性。仲裁機構與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沒有隸屬關系,仲裁機構相互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特征三:制度設計上的簡易性。與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相比,仲裁制度相對比較簡單,也比較容易施行。
特征四:工作目的上的贏利性。“贏利性”是仲裁的一個明顯特征。因為申請仲裁必須交費,不掏錢不會得到仲裁;司法上有“法律救助”,行政上有“法律援助”,而仲裁上則沒有任何類似制度;而且,就仲裁管理的實際操作情況來看,“仲裁收入”已被作為衡量仲裁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納入了仲裁工作的考核體系。
特征五:裁判方式上的靈活性。與行政裁決和司法裁判相比,仲裁的裁判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特征六:裁判程序上的便捷性。與嚴格、復雜的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相比,仲裁的程序具有既方便又快捷的特性。
特征七:裁判依據上的兼容性。仲裁雖然必須“依法”,但并不是所有的仲裁案件和每一仲裁事項都有法可依,因此在裁判依據適用上就具有一定的兼容性,而不是完全依照法律規定。仲裁的裁判依據,既包括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政策規定,又包括當事人的約定,還包括“民間習慣法”(約定俗成的公序良俗);此外,受慣例和傳統影響,還要考慮日常生活中人們普遍遵守的一些社會行為準則。
特征八:當事人意愿上的自主性。當事人的事前約定是啟動仲裁程序的前提要件,沒有“約定”就沒有“仲裁”;而是否申請、什么條件下申請、在何地向何仲裁機構申請等,都由當事人事前自主約定。
特征九:糾紛解決途徑上的低成本性。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滿足當事人在尋求民商事糾紛的解決途徑時,對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愿望,這也是仲裁的一大特征。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經濟仲裁的概念與特征有哪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出讓合同違約金過高怎么認定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