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A與B經戀愛后于2008年登記結婚。剛結婚時A、B同A的父母一起居住。后來由于生活習慣等原因,四人之間多次出現不便及矛盾。經協商,四人一致同意:由A的父母出資在同一小區內另行購買了一處房產,給A與B兩人居住,但該房產的房產證上只登記了A的名字。同時,四人還去公證處就房屋出資及產權歸A一人所有的事宜進行了公證。今年5?月,A與B因性格不合協議離婚,在財產處理上就上述房屋的分割發生了糾紛,A認為該房屋應歸其一個人所有,B則認為該房屋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兩人爭執不下,遂向律師咨詢,B是否可分得該房屋的部分產權?
律師解答:本案涉及的是父母在子女結婚后出資購房的房屋產權問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才能依法予以分割。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一般情況下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在離婚時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則該房屋屬于一方的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不參與分割。
本案中,房產證上登記的是A一個人的名字,且A的父母在出資購房時還去公證處做了公證,這些足以證明?A父母出資所購房屋是對A的個人贈與,不作為A、B婚后的共同財產。所以,B在與A離婚時,無權要求就該房屋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排污水怎么處理
2020-12-29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