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司法實踐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施行之前,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在行政調解不成的情況下,交通警察一般都建議受害人到人民法院申請對事故車輛進行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重點審查擔保情況后,幾乎百分之百同意采取保全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施行之后,公安機關在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同時,交通警察幾乎都會建議受害人立即到人民法院申請對事故車輛進行財產保全措施,否則會解除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對事故車輛的扣留,人民法院審查受害人申請之后,同意采取保全措施的不足百分之六十。受害人對此往往不能理解,認為賠償款尚未到手,警察要放車,法官不保全,一定是對方當事人找了關系、走了后門,誤解法官辦案不公,埋怨社會風氣不正。
依照人民法院受理財產保全案件的法定條件來分析,當事人提出申請和提供擔保一般都能做到,事故車輛似乎也是與案件有關的財物,受害人申請財產保全的目的,自以為也是為了防止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或者避免可能因對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事故車輛好象都能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問題的關鍵,一是受害人能否找對責任人;二是事故車輛的所有權人,即車主是否承擔責任。根據訴訟程序的有關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責任人與財產保全的被申請人、與民事訴訟程序中的被告、與執行程序中的被執行人一般應當是相對應的、一致的,所以受害人在申請財產保全的時候首先要正確理解訴訟程序中各階段當事人與民事責任人的相互關系,才能正確判斷事故車輛是否與案件有關,也才能判斷財產保全的目的是否正確。如果事故車輛的所有權人,即車主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責任人,那么該車主在訴訟中才會被列為被告,才有可能被判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也才有可能在執行程序中作為被執行人,事故車輛才有可能作為其財產被強制執行。如果事故車輛的所有權人,即車主不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責任人,那么該車主就是民事訴訟以外的第三人,事故車輛也就變成了與案件無關的第三人的財物,強行保全事故車輛必定是錯誤的,根據法律規定是要進行國家賠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施行之前,根據國務院行政法規的規定,交通事故機動車車主負墊付義務。車主不是民事賠償的直接責任人,就是負民事賠償墊付義務的責任人,車主一般都會被判決承擔賠償責任,那么,受害人申請保全該車主的機動車,法院一般會同意受理并采取保全措施。在國務院《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施行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分別出臺司法解釋,規定盜用人駕駛偷盜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和分期付款購買而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買受人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車主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解釋出臺之后,解釋中規定的情形發生交通事故,受害人申請保全該機動車,因機動車車主不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就不會同意受理該財產保全。《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施行之后,因取消了交通事故機動車車主所負的墊付義務,車輛所有人和實際支配人一致的情況下,車主一般是責任主體,對該機動車還能采取保全措施;車輛所有人和實際支配人不一致的情況下,只有認定車主負有賠償責任,對事故車輛才能采取保全措施,如果認定車主不負賠償責任,那么該事故車輛就不能采取保全措施。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交通事故機動車所有權人(即車主),在事故中負民事賠償責任,是事故車輛能否采取訴訟保全措施的必要條件。如果機動車所有權人在事故中負民事賠償責任,那么對該事故車輛才有可能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如果機動車所有權人在事故中不負民事賠償責任,那么對該事故車輛就不能采取訴訟保全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