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中明確了對到期債權的執行程序。這里所說的到期債權,沒有明確是否包括已經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但也沒有將其排除在外。
因此,只要是法院對到期債權的執行均應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執行,給第三人留出15天的異議期。若第三人針對法院的《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提出異議,法院不得進行審查,對到期債權的執行就此應予中止。
這主要是考慮到第三人對到期債權沒有訴權,如果法院繼續執行可能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但這并不是說法院需要立即解除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查封,因為這樣做可能會使被執行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鉆了法律的空子。
第三人在執行程序中提出異議,法院不得審理,如果法院立即解除對到期債權的查封,那么第三人就可以轉移財產,這樣法院對到期債權的保全就會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保全作用及便于執行目的,也浪費了司法資源。
但申請執行人也不必束手無策,法院可以建議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代位向法院提起訴訟,對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進行確權,然后對確認的債權進行執行。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對當事人的一定財產采取強制性保護措施,以保證將來的生效判決得以有效執行的法律制度。
所謂對到期債權的訴訟保全,是指法院在立案或案件審理階段,根據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已到期的其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采取強制性措施,裁定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由于對到期債權的保全涉及本案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超越了本案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若處理不好,會直接影響第三人的程序權利和實體權利。
到期應得收益是指當事人依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對其存于相對人處的具有資本性質的投資所應收得的利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適用民訴法意見》)第10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債務人到期應得的收益,可以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限制其支取,通知有關單位協助執行。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