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根據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將其在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這個規定可以認為是一種針對“中國單位或者個人”的義務條款,而且,如果違反這一條款,專利法并沒有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特別是,如果利用專利法第6條與第8 條關于職務發明與權利可以事先合同約定的規定,很可能導致對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合法規避”。對此,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其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三次修改研究課題指南》中,將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列為課題之一,表明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第三次修改中[1],必定會修改相關條款。
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不僅涉及到專利法本身,還涉及到如何理解專利法與其他法律的協調。本文通過解讀專利法第三次修改送審稿的相關規定,試圖找出現行專利法與修改送審稿規定的差別,分析新規定是否完全解決了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由于是基于尚未正式公布的《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故本文的觀點僅限于在小范圍內討論,最終還要視第三次修改并公布實施的新專利法而定。
一、 有關《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
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修改稿中的第四條與第七十六條。具體規定如下:
第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
第七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其就該發明創造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不得被授予專利權;泄露國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更進一步地,考慮到現行專利法第二十條的不足,需要設置法律責任條款,對違反修訂稿第四條規定的任何單位或個人,其就該發明創造在中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不得被授予專利權,以此來加大執行修訂稿的第四條的力度。
二、 如何正確理解修訂稿中的涉及外商在華研發成果專利申請問題的規定
(一)何謂“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
修訂稿中第四條之第二款規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