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障礙司法鑒定為什么存在困境?
司法鑒定與公眾期待之間形成的巨大落差,并不是頭一次發生。人們恐怕早已忘記,類似的案件還有2012年6月發生在山東省臨沂市香榭麗都小區內的一起惡性交通事故,肇事者張彥是開轎車撞死了王艷麗及巧巧母女,事后她脫光身上衣服,躺在馬路上阻撓救護車進入小區施救。后來張彥被鑒定為急性短暫性精神病,無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鑒定為精神病癥對量刑的輕重程度影響很大,如果是正常行為人,那么肇事司機王季進的量刑至少在7年以上,而如果通過這樣的司法精神鑒定,得出在發生車禍前后的那短暫的幾秒鐘,正好是精神病發作,很可能的結果就是傷者還沒出院、逝者還沒有過三七,肇事者已經出獄了。
在精神病人犯罪的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鑒定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司法精神病鑒定是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精神狀態和刑事責任能力的唯一的法定程序,經由司法精神病鑒定所得出的鑒定意見則是公安司法機關對案件作出相關處理的法定依據,因此司法精神病鑒定決定著整個刑事案件在不同訴訟階段的程序走向,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二、精神障礙司法鑒定存在哪些困境?
1、目前精神障礙鑒定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的混亂狀況頻生,“被精神病”的不在少數,而靠裝瘋賣傻騙過鑒定專家的例子也時有發生。
2、有學者認為,我國關于司法精神病鑒定的結論一致性差,分歧多,不同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往往不同,這成為我國司法精神病鑒定的一大困境。
目前,精神病鑒定確定疾病診斷所依據的3個診斷系統(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及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之間,甚至各診斷系統不同版本之間的診斷標準并不完全一致,故使用不同的診斷標準就可能得出不同診斷結果;而更關鍵的是,評估精神病對辨認能力、控制能力的影響程度缺乏標準,鑒定人對其理解存在差異,且精神損傷因果關系的評定更為復雜,常因鑒定人的認識差異導致不同的結論。
3、精神病司法鑒定共同標準的缺失,導致其領域不時出現錯鑒現象,一方面使真正的精神病人被判刑,另一方面卻使正常人逃脫刑責,以至于司法精神病學被個別人指責為“垃圾學科”或“半吊子科學”。
4、與公眾理解的“精神病人殺人不犯法”不同,免除精神病人刑事責任的前提是“犯罪時無刑事責任能力”,而并非因為犯罪人有精神障礙。精神病人殺人不負刑責,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精神病人犯罪,第二必須是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實施犯罪,第三是必須經法定程序鑒定,三者缺一不可。但在中國訴訟中,通常由醫生對犯罪人刑事責任能力出具鑒定意見,如被鑒定者具有“完全責任能力”、“限定責任能力”或者“無責任能力”,對此律師不太提出有力的質證、反駁意見,法官也傾向于片面采信醫生意見,因為“精神病是專業醫學問題”,所以被診斷為精神病人而免責的機率較高。
三、精神損傷
精神障礙患者人身損害賠償案,近年來在法醫精神病鑒定實踐中逐年增加。大多數精神障礙患者的起病形式是緩慢隱襲起病,起病沒有明顯的心理和環境刺激因素,但也有一些患者是在遭遇外界強烈的心理刺激后,即在一定的生活事件作用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如打架糾紛、被處罰、驚嚇等,這就有可能導致了民事糾紛。即在患者起病后,或經過相當一段時間后,患者的家人或親屬就患者的精神障礙與其生活事件的關系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精神障礙司法鑒定困境存在哪些資料。一般來講,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疾病發作期出現違法行為,且作案行為與精神疾病直接相關時,評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一及答記者問
2020-11-20特別授權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0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