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互聯網絡來進行一些不法勾當的情況,可以說在現在是越來越多了,并且還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其中,尤其以網絡傳謠的情況居多。而根據我國最新司法解釋中的規定,那種網絡傳播謠言的行為,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會被認定為犯罪。此時對網絡傳播謠言處罰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傳播網絡謠言如何定罪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名人要員、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內容。謠言傳播具有突發性且流傳速度極快,因此對正常的社會秩序易造成不良影響。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還規定:“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p>
但是,如果行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虛假事實而在信息網絡上發布、轉發的,即使對被害人的名譽造成了一定的損害,按照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也不構成誹謗罪。
兩高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但這不是共同犯罪,只是普通犯罪。
二、網絡傳播謠言處罰標準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三、傳播網絡謠言的共同犯罪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內容?!督忉尅返诎藯l規定,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內容,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追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必須以其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前提。如果對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相關犯罪活動不明知,即使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作用,也不構成犯罪。
首先需要知道,網絡傳播謠言的行為很有可能按照誹謗罪來定罪處罰。而此時網絡傳播謠言處罰標準,就要看實際傳謠的情況如何了。要是情況比較嚴重,那么對應的處罰就會比較中。結合《刑法》當中的規定,犯誹謗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誹謗罪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在互聯網上侮辱誹謗公司能構成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在學校吃飯食物中毒怎么辦
2021-02-28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