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健
【案情】
2007年5月,張某向王某借款50000元,借期兩年,到期后張某未按約還款,為此王某以張某為被告向法院起訴,法院經審理判決張某償還王某借款50000元。判決生效后,王某向法院申請執行,因張某無償還能力,法院中止執行。后王某了解到張某與妻李某于2008年12月離婚,李某在他們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有一筆債權經法院執行到賬,因此王某以李某為被告要求李某對張某償還其50000元承擔連帶責任,向法院提起訴訟。
【分歧】
對王某起訴是否適用一事不再理的原則,審理中形成兩種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案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因本案的事實部分已經法院審理且已作出實體判決,王某在第一次訴訟時未將李某列為共同被告,可認定已放棄要求李某履行義務的權利。法院不得就同一事實作出兩次裁判,因而對王某的第二次訴訟法院應裁定不予受里。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不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此次訴訟并不涉及到借款的事實,法院只限于審理王某要求李某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對此法院應當受理。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一事不再理原則是指同一糾紛經人民法院終審裁判后,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理由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不得重復立案和審理,以維護裁判的穩定性和司法權威;同時,它是我國民事訴訟的一項基本制度,指的是當事人之間就某一特定的訴訟請求所有訴訟程序進行完畢后,敗訴一方無權重新提起該訴訟,也無權另行起訴要求對該爭議事實進行重新審理。這就是說,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的案件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四個條件:(1)訴訟請求一致;(2)爭議事項一致;(3)當事人一致;(4)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致。
就本案而言,(1)王某的兩次訴訟請求是不一致的,第一次是要求張某償還借款,第二次是要求李某承擔連帶責任。(2)爭議事項不一致,前者是借款事實是否存在即張某是否要償還王某借款;后者是李某對張某的借款是否承擔連帶責任。綜上,法院應當受理王某以李某為被告要求李某對張某償還其借款50000元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人民法院)
來源:律霸網
責任編輯:牟菲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