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二、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三、行政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是如果發現裁判文書或者裁決文書認定的事實有重大問題的,應當中止訴訟,通過法定程序予以糾正后恢復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使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020-11-18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